2009年5月20日 星期三
虛擬同居:如何選擇同居對象?
在上篇文章中曾談論到,虛擬同居中的友誼之形成與信任及自我揭露程度有所相關,而這篇文章的目的,則主要是針對在虛擬同居之前,如何選擇同居的對象進行探討。
擇友策略
愛情公寓最主要就是提供了一個「溝通的空間」,讓使用者在其中與他人進行交流,透過網頁上的印象整飾,建構出網路世界中的自我。而信任是建立一段良好關係的基石,但在信任之前,人們會根據某些判斷或偏向來決定是否開始這一段關係,現實生活中如此,在愛情公寓中的世界亦是如此,曾智彥在其研究中指出,使用者在虛擬同居前的擇友策略中,主要可分為三種策略:主動搜尋的「篩選策略」、被動挑選的「自我呈現策略」、互動式的「互餽策略」。
主動搜尋的「篩選策略」
主動搜尋的「篩選策略」是指,使用者會透過瀏覽其他人的套房擺設、愛情白皮書、日記內容等來尋找與自己在態度、想法、或觀念等一致的人,而個性的好壞與否也是使用者關注的另一個因素,特別是具備了幽默、老實、誠懇等特質的人越能吸引人,另外,相對於找尋相似性的作法,對於與自己在背景或個性不同的人,同樣也會產生吸引力。
被動挑選的「自我呈現策略」
為了能夠吸引其他人對自己產生興趣,使用者會在「暱稱的更換」、「自我介紹的魅力」、「日記的書寫」、「圖像化識別」等網路文本上用盡心思去營造,例如透過日記的書寫,透露自己的近況,引起別人的關心或注意,或是以某類風格的裝扮吸引喜愛這類風格的人。而透過這些網路文本的使用,使用者能夠呈現或變換出不同的自我。也就是說這是一種企圖利用愛情公寓提供的各種功能(如外貌裝扮、自我介紹等),創造出「可能」會吸引其他人的某些條件,經由這種主動的自我呈現,但卻被動等待其他人來與我進行交談或互動的方式。
互動式的「互餽策略」
有別於主動與被動的兩種策略,互動式的「互餽策略」是結合上述兩種方式進行擇友的策略,這種方式主要是取決於自身或對方的舉動來做判斷,通常是某一方對於另一方有了初步印象之後,憑著「你喜歡我、我喜歡你、你更喜歡我」的螺旋,進而發展出如螺旋般喜歡的正向回應。換言之,雙方對彼此的所作所為有所回應,持續的向對方表示好感,達到一種加乘的效果,藉由這樣你來我往的方式,雙方便有可能會發展出虛擬同居的關係。
策略的使用
整體而言,在愛情公寓中,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不同的策略,對有興趣的對象提出同居的邀請書,或是營造出一個更能吸引他人的自我形象,而在挑選對象時,有人可能會長期的使用一直都奏效的相同策略,也有人交替使用不同的策略,這是因為過去的經驗可能有成功也有失敗,所以每當尋找或吸引擇友對象一次,使用者就會修改每一次的擇友策略。而從這三種策略來看,互動式的「互餽策略」其實就是結合了主動與被動的策略,而使用者也並非只是單就某個策略進行使用而已,事實上,當我們被動的呈現自我時,就是主動的在替自己進行搜尋的策略。
資料來源:愛情公寓、維基百科、曾智彥,(2007)。《虛擬同居之遊戲、快感與互動關係之研究-以「愛情公寓」網站為例》。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
0 意見:
張貼留言